种树的道理

2018-07-10 16:14  来源:365亚洲备用链接

种树的道理

李伟明

  作为一部官方正史,纯粹的文人在《资治通鉴》一书中是容易被忽略的。像李白这样的号称“诗仙”的大诗人,虽然是后世家喻户晓的人物,这部历史巨著对他也是只字未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能够有两篇文章被《资治通鉴》摘录,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柳宗元虽然官当得不算大,但因为参与过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所以在《资治通鉴》中也有亮相的机会。《资治通鉴》特别提及“宗元善为文”,并录下《梓人传》和《种树郭橐驼传》两篇寓言。其中的《种树郭橐驼传》,放在今天来说仍然颇具现实意义。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有个绰号叫郭橐驼的民间无名小辈,树种得特别好。他的经验之谈是,自己懂得树的天性:树根喜欢舒展,喜欢陈土,树种下后不要挪动,不要看管,以保护它的本性,任其自然发展。而有的人种树,把根部合在一起,并更换新土,还不时地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甚至划破树皮看看是否成活了,摇晃树干看看枝叶的疏密情况如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样当然种不活树了。郭橐驼还说,为政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当官的,喜欢频频指挥,看似关心百姓,其实是给百姓带来祸殃。一些官吏每天都来敦促百姓耕地收割,监督大家养蚕织布,老百姓只好把吃饭的时间都挤出来去接待这些官吏,哪有时间抓好生产?

  读完此文,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在乡下生活时的情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农民种地,种什么都由乡政府安排,农民几乎不能自主。于是,每到冬季农闲时,乡干部们便奔走于乡村,今年布置大家种油菜,按部就班,限时完成任务。村里经常听到村干部敲着铜锣扯开嗓门喊:“某月某日,大家出工锄‘火土’!”“某月某日之前,要完成播种!”然后,到了一定时间,又有县里的干部下来检查,直弄得干部群众如临大敌,该干的急事反而无暇顾及。然而,折腾了几个月,因为大家不是真心干农活(也不相信这些作物真的能产生经济效益),最后种的油菜多数并没产出油,倒是像野草一样,春耕时直接“化作春泥”肥田去了。第二年,类似的一幕又在上演,当然,作物的内容可能变成了生姜或萝卜什么的,“演出”程序则基本不变……

  如此折腾的结果,就是后来农民们越来越不相信干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干部动员种什么,则这个东西肯定没出路。所谓强扭的瓜不甜,那些年,一些农村干部的做法(当然,他们也可能是执行上级指示而已),正是这句俗语的写照。它导致的结果,就是“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

  现在情况当然好多了,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做事都更理智了,农民的自主权也大多了。然而,类似的瞎指挥、瞎折腾,在其他方面是否还存在?好好想想,也许话还不能说得太死。

  术业有专攻,个人如此,组织亦然,干部包办一切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比如,发展脐橙产业,脐橙协会的规划可能比政府职能部门的想法还现实可行;壮大物流产业,物流协会的意见可能更权威;评选优秀文艺作品,文艺界的专家比政府官员更有发言权……如果不顾实际情况,违背客观规律,完全按“长官意志”行事,那就很有可能出现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结果,到头来只能是事与愿违,徒增烦恼。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着它的客观规律。高明的人,只要掌握了这条规律,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事半功倍了。小人物郭橐驼说出的道理,其实并不难懂,也不难办。

编辑:刘秋妤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5000929号-1
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0797-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97-8101732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