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纪实

2018-05-25 09:25  来源:365亚洲备用链接-赣南日报

让非遗更加鲜活

——会昌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纪实

  赖公庙会祭拜仪式现场。

  畲族摆字龙摆出“天下太平”字样。

  在日前举办的第14届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上,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精彩献演,会昌踩鼓等几十种赣南客家非遗民俗在舞台上一一亮相,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

  客家人口占95%以上的会昌县,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广泛的普查建档到非遗项目梯次结构体系建立,从传承阵地的建设到各项传承展示活动的开展,非遗文化正焕发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该县作为我省唯一的代表,被文化部非遗司列为2018年度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今年5月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及单位进行公示,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榜。

  阵地建设 传播非遗种子

  经过整理申报,会昌县发掘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有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4项,县级非遗63项,形成梯次结构名录体系;确立了一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11人,县级传承人38人。

  如何盘活这些非遗家底,激发非遗的旺盛生命力?阵地建设是重中之重。会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兴建了19个非遗传习所和4个传承(传播)基地,集培训、宣传、展示为一体,推动了非遗的活态传承。

  由会昌申报的《赣南客家匾额习俗》是该县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该县从民间征集各式匾额130多方,在会昌县博物馆“百匾堂”展厅向国内外观众公开展出;建成古坊传承基地,对村民逐户进行挂匾;在白鹅中心村刘氏、角屋村郭氏等祠堂设立15个传习点,加强对这一民俗的传承和保护。

  2016年起,会昌县每年均建设3个至5个非遗项目传习所,每个传习所至少有一名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经常性开展传习活动。《灰水米粿制作技艺》传习所、《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传承基地、《客家药艾灸》传习所如今已初具规模。

  为打造高水平的非遗研究队伍,今年1月,会昌县与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签订协议,共建田野调查基地。目前,该田野调查基地有研究人员13名,编辑出版了《百匾大观》《会昌赖公庙会》《会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书籍4部,成功申报了省级以上课题10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篇。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会昌县专门出台政策,对认定为市级以上的传承人给予一定奖励,并拓宽宣传渠道,扩大传承人的影响力,《赣南客家匾额习俗》传承人肖天长,《会昌藤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文平清、许广生,《会昌踩鼓》传承人邹承富等,均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收益,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会昌县还以建设非遗传播基地为基础,开展非遗入校育人活动,通过编发宣传资料、举办图文展和授课等形式,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非遗。

  生产性保护 促进非遗造血

  进入夏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会昌扬非藤木家具有限公司的工人和师傅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快递员在厂区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因为藤器具有冬暖夏凉和透气的特点,全国各地对其需求量猛增,藤器厂接到不少订单。

  在会昌,藤器制作是一门传承了上百年的传统手工艺。但是,虽然会昌藤器经久耐用、绿色环保,却因为老师傅们编织出来的藤器样式单调古老而渐渐被市场冷落,只有少数人还在这个行当坚守。

  为破解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困局,会昌县大力推行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采取保护核心技艺、完善相关产品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其自我造血,不仅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赢得了年轻人青睐。

  作为会昌县的重点对外推介产品,会昌藤器在不断市场化、生活化中实现升级换代:编织原料从单纯藤条为主向草绳、木片、竹片多样化原料转变,用于编织工艺品的原材料有30多种;编织技术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藤柳混编、藤木混编、藤木草铁复合编等复合型技术转变;产品花色从单一色彩向多种色彩转变。

  目前,会昌县已拥有2000多名技法娴熟的藤艺编织民间艺人。该县探索完善“协会+公司+基地+编织户”的经营模式,将藤编企业经纪人和编织农户联合起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价格,大额订单统一生产,争取贷款统一分配,藤器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品畅销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地。

  为适应现代流行趋势,当地一些藤器厂每年都派出技术人员赴省外甚至国外考察。藤编技师还创造性地把藤与其他原料以及绘画技术结合起来,制造出壁画类、仿古类等产品,提升了工艺水平。

  借助灵活的市场机制,会昌一批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发展。《会昌米粉制作技艺》以江西省五丰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该公司拥有五条米粉生产线,总资产8000万元人民币,生产的米粉出口到北美、欧洲、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昌酱干制作技艺》以会昌县豆制精品厂为龙头,生产企业有20多家,年生产酱干2000多吨,直接销往广州等城市的连锁超市。

  文旅融合 擦亮非遗名片

  近日,在会昌县采茶歌舞剧院,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演员正在老艺人的指导下,紧张排练着搬马灯、船灯、踩鼓等节目,这些非遗民俗表演都将在8月举办的会昌民俗文化旅游节中亮相。

  会昌旅游资源丰富,毛泽东同志曾盛赞会昌“风景这边独好”。传承500多年的省级非遗项目赖公庙会,作为该县影响最大、参与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活动,已成为该县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会昌县因势利导,探索“非遗+旅游”新模式,非遗资源与生态山水共同搭台、互相借力,产生的叠加放大效应令人心动不已。

  2015年起,会昌县每年在赖公庙会期间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展现当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活动广泛召集当地能人开展非遗节目展演和非遗产品制作经营,无论是赖公庙会祭拜仪式、汉仙岩自驾游、客家美食展、旅游商品展,非遗身影始终都在,让全国游客更直观地了解非遗、感知非遗。

  会昌县各乡村也整合资源,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麻州镇交通畅达,是周边乡镇人流物流的集聚地,当地群众经常性开展非遗民俗表演,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洞头畲族特色村寨景点初步建成并向游客开放,让畲族摆字龙这一非遗项目重新回归火热的现代生活。

  文化、旅游同下一盘棋,会昌县非遗活态传承的空间不断打开。西街和北街不仅是会昌建立县城的历史发源地,而且是著名华人戏剧家兼导演赖声川魂牵梦萦的地方,这里走出了赖声川的父亲——外交家赖家球先生。如今,159亩西北老街区正在进行改造,将以赖声川戏剧为灵魂,结合自身历史古迹和非遗底蕴,形成融戏剧创作、表演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戏剧小镇。

  届时,会昌县丰富的非遗元素将穿插在小镇各景点,公众可以在孔庙书院欣赏客家古匾,在司背古巷品尝会昌酱干,在赖声川艺术村观看非遗表演,还可以亲身参加非遗文化活动,既成为非遗的体验者,又成为非遗的传承者。会昌非遗名片将更加闪亮。(曾敏 记者张惠婷)

编辑:钟雅欢

客网微视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5000929号-1
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0797-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97-8101732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