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乡 客韵——从节庆活动看宁都非遗传承发展

2018-07-13 17:20  来源:365亚洲备用链接-赣南日报

客乡 客韵

——从节庆活动看宁都非遗传承发展

宁都桥帮灯表演。

宁都割鸡民俗活动现场。

宁都洛口南云游竹篙火龙现场。

宁都中村客家傩戏表演剧照。

  长江之南,赣水之源,连绵不绝的罗霄山脉簇拥着一片美丽神奇的广袤土地:

  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苏区摇篮、赣南粮仓、赣江源头……

  这,就是“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宁都。宁都取安宁之意而得名,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在宁都这块土地上,客家文化的内涵,民间文化的底蕴,可以说是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项目活动紧紧围绕节日的宁都大放光彩。

  节日的宁都是火红的。

  节日的宁都,随便走进一条山谷,都可能听见一串串唢呐声;任意走进一座古村,都可能与一支花灯队伍相撞入怀。这里,客家歌、戏、乐、灯、傩、舞、文、剧、词、道情等各色客家民间文艺异彩纷呈,宛如一个没有围墙的客家民俗文化博物馆。

  在一座座祠堂里听戏,笑得前仰后合;在山路上、河堰上游走,神圣的步履惊醒了冬眠着的土地;明亮的灯火令宁都的乡村几乎没了夜晚。  和别处不一样,宁都洛口南云的灯节在中秋,这里一直盛行着游竹篙火龙的习俗。每年农历八月中秋期间便热闹非凡,游火虎、请神看戏、游火龙,十里八乡的群众赶来观看,中秋节在这也被称为火龙节。七七四十九根竹篙直插夜空,把夜幕照得如同白昼。红红的火苗充满着赤诚和希望,这是南云人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延续、种族繁衍的希冀……

  节日的宁都是快乐的。

  五里一台戏,十里一串灯。被缠绕在一根根竹篙上,是林立的鞭炮;被填充在一杆杆鸟铳里,是喜庆的轰鸣;被粘贴在一只只彩灯上,是精巧的剪纸。或者,它端坐在一抬抬花轿里,是形形色色的戏剧人物。这块“客家祖地”,孕育一个伟大民系的同时,绝不仅仅往客家人的血脉中浸润了“耕读传家”的元素,同时也往其中浇灌了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情感!

  从正月十四开始,石上镇满街人头攒动,鞭炮林立。这是石上村最为隆重的民俗——“割鸡”“担灯”和“添丁炮”。成亲添丁的村民在家族祠堂“割鸡”祭祀,外婆家请来唢呐队吹奏助兴,亲朋好友一家出一大挂用长长的竹篙串起来的鞭炮去做客。

  正月十五,祠堂前的墙壁上放满的上百根“添丁炮”,在土铳鸣响的同一时刻点燃。人们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在弥漫的爆竹硝烟中,在欢天喜地的鼓乐声中,尽情释放着太平盛世的豪迈,宣泄着火红年代火红日子的喜悦。

  在祠堂鸣完爆竹后,红光满面的村民,“龙灯”领队、“扛灯”成串、“马灯”压阵,吹着号、打着鼓、放着鞭炮,开始了环村巡游。

  添人添喜,添灯添彩。明月之下,石上镇曾坊村、田埠乡马头村、湛田乡新田村,亮堂吉庆的桥帮灯扛出族祠,它由二十多条大长凳连接而成,每条长凳置十个灯笼,由两名年轻人扛着,桥帮灯便连成了一条金黄色的蜿蜒起伏的巨龙,伴着锣鼓和唢呐欢快的节奏,在山岗、田野间穿梭着。灯队时而舒缓转圈,时而急奔如飞,气氛异常热烈。最后头灯终于追上尾灯,整个灯队围成一个大圆圈,意为大团圆。

  节日的宁都是乡土的。

  宁都采茶戏,是一种富有乡土生活气息的地方戏剧,在这里又叫三角班和半班,是全国335个独立剧种之一,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那缠绵悠扬的唱腔,如诉如泣的道白,喜乐哀怒的剧情,不但传承着古老的客家文化,而且唱出了村民的舒心日子,更唱出了村民们的欢乐和向往。

  有“活化石”之美誉的黄石镇中村傩戏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傩舞,是利用我国最古老的驱邪逐疫的跳傩舞形式配合禳神,它既有唱词和道白,也有剧情故事,动作原始且优美,已被专家认定为中国歌舞、戏剧的始祖。

  田头镇的“妆古史”非常生动地展示了当地的文化风貌和精神气质。“妆古史”中的主角,被尊崇着、供奉着,人们将其抬着游村,把附着于这些形象的祥瑞之气播撒开来。

  宁都道情作为全国275个独立曲种之一,被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非遗的生命在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使其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这些全新的非遗保护实践观点与思想理念在宁都的节庆活动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

  节日的宁都上下同宴乐,节日的宁都心灯相映红。它凝聚了“江西十大文化古县”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原汁原味保存了丰富的地方文化遗产,该县有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有省级传承人2人,宁都是江西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县。这为该县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增强了该县的文化自信。(卢春宁 宋节明 记者刘珊伊)

编辑:钟雅欢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05000929号-1
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0797-8101732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97-8101732
365亚洲备用链接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3001